纸上的爱情:徐枕亚与刘沅颖的爱情悲剧
作者:
施立松
分类:
精品阅读
子类:
国学·古风
        1924年5月29日,明星公司拍摄的电影《玉梨魂》,在繁华的南京西路夏令配克大戏院首映,原作者徐枕亚应邀观看影片。“花树空犹在,花魂不复回,此生衷曲已成灰…”。凄迷曲折的爱情,哀婉凄绝的唱腔,伴着梦境般的光影,把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,一幕一幕,重现他眼前。电影散场后,徐枕亚搭乘无轨电车回家,初夏的风,从车窗外吹进来,潮湿而濡热,他的心里却一片冰冷,想起生命里那些他爱的与爱他的人,泪水潸然而下。
        江南三月,草长莺飞,芨麦青青。一天下午,时任上海《民权报》编辑部主任的徐枕亚,从厚厚一沓信札里,突然发现中间有封从北平寄来的信,紫色椭圆形邮戳像一抹胭脂,清丽娟秀的笔迹,勾起他无穷的想象。他立刻展开细看,不觉为之动容。写信的女子叫刘沅颖,是他的忠实读者,她倾慕他的才华,同情他的家庭不幸,她坦诚地说愿以书信为媒,结识知交,拜他为师。信件的结尾,还附了她新作的诗词。徐枕亚一口气读完后,只觉得情思流溢,满纸烟霞,大受感染,马上提笔给她回信。从此。二人诗简往还,时相唱和。
        早在中学读书时,刘沅颖就迷上了《玉梨魂》。《玉梨魂》是她的枕边书,何梦影与梨娘哀婉缠绵的爱情,四六排叠、哀韵煽情的佳句,她均朗朗上口。每每读到“有情好月未曾圆到天中,无主残花不久香埋地下”,她都掩卷落泪。梨娘讳医拒药,殉情殒命,筠倩郁郁成疾而死,她感同身受,伤怀不已。由钦慕才学衍生真挚情爱,她迷恋上《玉梨魂》的作者徐枕亚。刘沅颖暗笑自己,觉得鸡蛋美味,便爱上下蛋的鸡,实在荒谬,可她情难自禁。那一首首泣念亡妻的悼亡词,让刘沅颖对徐枕亚才华和深情更是倾慕有加,想入非非。醉痴之余,她再也顾不上礼数,打开情阀,亲笔给徐枕亚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书信,勇敢追求自由的爱情。
        芳札片片自北平飞来,砸晕了徐枕亚。刘沅颖的书信文白夹杂,行文清婉,机警活跃,“我想告知你一件事,你知晓了准会忌妒,试猜猜,是什么……”欲言又止的当代句式,透出古典女性的机灵、幽默和少女的娇嗔。徐枕亚的心再一次掀起爱的狂潮。“尺书碧血缄身世,小印红钤识姓名”、“却从蕊碎珠沉后,又遇花愁玉怨人。”他的回信也情意绵绵起来。  
        徐枕亚没想到,这位勇敢追求自由恋爱的女孩,竟是末代状元刘春霖的女儿。刘春霖是清朝最后一个状元,曾被授翰林院修撰,并赴日本留学视察,归国后历任资政院议员、总统府内史等职。女方显赫的身世背景,让徐枕亚自惭形秽。但北平的爱火,已势不可挡,刘沅颖一天一封信,频繁催促徐枕亚前来会面。徐枕亚整理些许方巾气,硬着头皮北上走一遭。他们约定在北海公园见面,辨别的标记就是那本《玉梨魂》。那天,他们双双倚在白玉桥栏上,满塘田田荷叶,托起一盏盏粉红灯火,时有蜻蜓翠鸟,悄立荷上。在名门闺秀刘沅颖面前,徐枕亚面含惭色,年纪、容貌、家庭,难以与之匹配,就是身上这身寒酸行头,在粉色洋装,蕾丝阳帽的刘沅颖面前,也黯然失色。恋爱中的女人心思滑腻慎密,像萦绕树林间的青藤,织出的是一片温存体恤。刘沅颖看出了徐枕亚的窘迫与不安,微昂起头说:“但凡你是徐枕亚!”“天下有无名的英雄,绝无无情的英雄,写出动情小说的人,绝不会是无情的人”。轻声细语,却掷地有声,柔情蜜意,深深感动了徐枕亚,令他对眼前的女子又多了几分敬意。
        可惜,女儿的爱情,父母永远不懂。作为北方名士,刘春霖瞧不起南方海派那些野狐禅,知道女儿的意中人是徐枕亚后,他连连摇头:状元府的千金,岂能下嫁给写一个小说的杂家,荒谬!父亲反对得直接干脆,却丝毫动摇不了她的决心。聪慧如她,知道怎么让父亲改变心意。她让徐枕亚拜师名宿樊云门,名义学习书法,实则援手婚事。樊云门做过江宁布政使,爱好风雅,曾以赛金花为蓝本,作长诗《彩霞曲》,名满天下。徐枕亚和刘沅颖的罗曼史,恰巧对上了老名士的脾胃。他主动穿针引线,力荐保媒,状元公无话可说,只好点头应允这门婚事。当年秋天,徐枕亚远赴北平,与刘沅颖喜结秦晋之好。婚后,两人情感甚笃。徐枕亚特意镌刻了一方朱文小印“令娴夫婿”,每逢有人来求字,他饱醮浓墨写好后,总要在宣纸上轻轻按下那枚印章。
        都说爱情会让人变成聋子瞎子,刘沅颖没想到自己倾心以待的爱情,会如此决然地背叛她。婚后不久,刘沅颖发现自己犯了严重错误,与徐枕亚,从《玉梨魂》初识、到《悼亡词》倾慕、再到书简往来深爱结婚,自己认识的徐枕亚,是纸上的徐枕亚。她为之热血沸腾,孜孜以求的爱情,只是徐枕亚写在纸上的爱情,现实中,徐枕亚沉默寡言,不苟言笑,嗜酒如命。他祖上有嗜酒遗风,他也“名正言顺”地长期在曲蘖中沉湎不拔。醉后倾跌,骨损衣褛,习以为常。“令娴夫婿”饮酒的性子极慢,每饮总要几个小时,必一醉方休,然后拍案高论,狂态与平时如出两人。和刘沅颖结婚后,徐枕亚的著述也乏善可陈,十年间仅有十个短篇和少量诗词、谜语集。爱情还来不及淡却,她的心事已苍老。有一次,目睹的一切让她特别锥心失望:丈夫蜷缩在床头,抱着大烟枪,像条猥亵的毛毛虫,面目可憎。孤灯如豆,映照一张枯瘦蜡黄的脸,生活就像变戏法,变出的那个丈夫她不认得。心中供奉的那个偶像,轰然坍塌,她失声大哭:纸上那么光彩动人,现实中怎可如此猥琐龌龊?开始,他们还吵吵闹闹,日子长了,心也麻木了,她托人找了份工作,在一所中学教书。每天凌晨出门,黄昏回家,成天忙着与黑板、粉笔、教鞭打交道,即使两人到了一处,也形同陌路,无话可说。闲暇时光,她一天一封焚烧当年他写给她的书信,那些泛黄的信笺,泪水滴落过的小圆圈,像陈年凋谢的花瓣,在红红火光中,沉默地解说旧日的爱情故事。
        随丈夫南归后,因水土不服,茶饭不惯,加上婆婆性格乖张,动辄指责斥骂,刘沅颖更加寡言少语,每天靠做针线活打发光阴。不久,她便一病不起,弥留之际,她对守在床边失声痛哭的徐枕亚说:“愿教儿子相从地下。”说完,两行清泪自眼角滚落,双目怅然阖上,再不愿多看徐枕亚一眼。是怎样的痛心,才会有这样的临终遗言!这刀子一般的话语,时时剐着徐枕亚的心。一年后,徐枕亚也病殁,临终前,他对胞兄天啸说:“余少年喜事涂抹,于文字上造孽因,应食此报。”
        可悲的是,为了爱情,她曾经费尽心机,抛家别亲,苦心经营,无所畏惧,而写在纸上的爱情,注定是会化为灰烬,她却没当初的胆识和勇气,毅然决然割舍掉这段爱情,也许她的心死了。于许多女人而言,爱情死了,生命便没有了意义。
        (摘自《散文》)
        江南三月,草长莺飞,芨麦青青。一天下午,时任上海《民权报》编辑部主任的徐枕亚,从厚厚一沓信札里,突然发现中间有封从北平寄来的信,紫色椭圆形邮戳像一抹胭脂,清丽娟秀的笔迹,勾起他无穷的想象。他立刻展开细看,不觉为之动容。写信的女子叫刘沅颖,是他的忠实读者,她倾慕他的才华,同情他的家庭不幸,她坦诚地说愿以书信为媒,结识知交,拜他为师。信件的结尾,还附了她新作的诗词。徐枕亚一口气读完后,只觉得情思流溢,满纸烟霞,大受感染,马上提笔给她回信。从此。二人诗简往还,时相唱和。
        早在中学读书时,刘沅颖就迷上了《玉梨魂》。《玉梨魂》是她的枕边书,何梦影与梨娘哀婉缠绵的爱情,四六排叠、哀韵煽情的佳句,她均朗朗上口。每每读到“有情好月未曾圆到天中,无主残花不久香埋地下”,她都掩卷落泪。梨娘讳医拒药,殉情殒命,筠倩郁郁成疾而死,她感同身受,伤怀不已。由钦慕才学衍生真挚情爱,她迷恋上《玉梨魂》的作者徐枕亚。刘沅颖暗笑自己,觉得鸡蛋美味,便爱上下蛋的鸡,实在荒谬,可她情难自禁。那一首首泣念亡妻的悼亡词,让刘沅颖对徐枕亚才华和深情更是倾慕有加,想入非非。醉痴之余,她再也顾不上礼数,打开情阀,亲笔给徐枕亚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书信,勇敢追求自由的爱情。
        芳札片片自北平飞来,砸晕了徐枕亚。刘沅颖的书信文白夹杂,行文清婉,机警活跃,“我想告知你一件事,你知晓了准会忌妒,试猜猜,是什么……”欲言又止的当代句式,透出古典女性的机灵、幽默和少女的娇嗔。徐枕亚的心再一次掀起爱的狂潮。“尺书碧血缄身世,小印红钤识姓名”、“却从蕊碎珠沉后,又遇花愁玉怨人。”他的回信也情意绵绵起来。  
        徐枕亚没想到,这位勇敢追求自由恋爱的女孩,竟是末代状元刘春霖的女儿。刘春霖是清朝最后一个状元,曾被授翰林院修撰,并赴日本留学视察,归国后历任资政院议员、总统府内史等职。女方显赫的身世背景,让徐枕亚自惭形秽。但北平的爱火,已势不可挡,刘沅颖一天一封信,频繁催促徐枕亚前来会面。徐枕亚整理些许方巾气,硬着头皮北上走一遭。他们约定在北海公园见面,辨别的标记就是那本《玉梨魂》。那天,他们双双倚在白玉桥栏上,满塘田田荷叶,托起一盏盏粉红灯火,时有蜻蜓翠鸟,悄立荷上。在名门闺秀刘沅颖面前,徐枕亚面含惭色,年纪、容貌、家庭,难以与之匹配,就是身上这身寒酸行头,在粉色洋装,蕾丝阳帽的刘沅颖面前,也黯然失色。恋爱中的女人心思滑腻慎密,像萦绕树林间的青藤,织出的是一片温存体恤。刘沅颖看出了徐枕亚的窘迫与不安,微昂起头说:“但凡你是徐枕亚!”“天下有无名的英雄,绝无无情的英雄,写出动情小说的人,绝不会是无情的人”。轻声细语,却掷地有声,柔情蜜意,深深感动了徐枕亚,令他对眼前的女子又多了几分敬意。
        可惜,女儿的爱情,父母永远不懂。作为北方名士,刘春霖瞧不起南方海派那些野狐禅,知道女儿的意中人是徐枕亚后,他连连摇头:状元府的千金,岂能下嫁给写一个小说的杂家,荒谬!父亲反对得直接干脆,却丝毫动摇不了她的决心。聪慧如她,知道怎么让父亲改变心意。她让徐枕亚拜师名宿樊云门,名义学习书法,实则援手婚事。樊云门做过江宁布政使,爱好风雅,曾以赛金花为蓝本,作长诗《彩霞曲》,名满天下。徐枕亚和刘沅颖的罗曼史,恰巧对上了老名士的脾胃。他主动穿针引线,力荐保媒,状元公无话可说,只好点头应允这门婚事。当年秋天,徐枕亚远赴北平,与刘沅颖喜结秦晋之好。婚后,两人情感甚笃。徐枕亚特意镌刻了一方朱文小印“令娴夫婿”,每逢有人来求字,他饱醮浓墨写好后,总要在宣纸上轻轻按下那枚印章。
        都说爱情会让人变成聋子瞎子,刘沅颖没想到自己倾心以待的爱情,会如此决然地背叛她。婚后不久,刘沅颖发现自己犯了严重错误,与徐枕亚,从《玉梨魂》初识、到《悼亡词》倾慕、再到书简往来深爱结婚,自己认识的徐枕亚,是纸上的徐枕亚。她为之热血沸腾,孜孜以求的爱情,只是徐枕亚写在纸上的爱情,现实中,徐枕亚沉默寡言,不苟言笑,嗜酒如命。他祖上有嗜酒遗风,他也“名正言顺”地长期在曲蘖中沉湎不拔。醉后倾跌,骨损衣褛,习以为常。“令娴夫婿”饮酒的性子极慢,每饮总要几个小时,必一醉方休,然后拍案高论,狂态与平时如出两人。和刘沅颖结婚后,徐枕亚的著述也乏善可陈,十年间仅有十个短篇和少量诗词、谜语集。爱情还来不及淡却,她的心事已苍老。有一次,目睹的一切让她特别锥心失望:丈夫蜷缩在床头,抱着大烟枪,像条猥亵的毛毛虫,面目可憎。孤灯如豆,映照一张枯瘦蜡黄的脸,生活就像变戏法,变出的那个丈夫她不认得。心中供奉的那个偶像,轰然坍塌,她失声大哭:纸上那么光彩动人,现实中怎可如此猥琐龌龊?开始,他们还吵吵闹闹,日子长了,心也麻木了,她托人找了份工作,在一所中学教书。每天凌晨出门,黄昏回家,成天忙着与黑板、粉笔、教鞭打交道,即使两人到了一处,也形同陌路,无话可说。闲暇时光,她一天一封焚烧当年他写给她的书信,那些泛黄的信笺,泪水滴落过的小圆圈,像陈年凋谢的花瓣,在红红火光中,沉默地解说旧日的爱情故事。
        随丈夫南归后,因水土不服,茶饭不惯,加上婆婆性格乖张,动辄指责斥骂,刘沅颖更加寡言少语,每天靠做针线活打发光阴。不久,她便一病不起,弥留之际,她对守在床边失声痛哭的徐枕亚说:“愿教儿子相从地下。”说完,两行清泪自眼角滚落,双目怅然阖上,再不愿多看徐枕亚一眼。是怎样的痛心,才会有这样的临终遗言!这刀子一般的话语,时时剐着徐枕亚的心。一年后,徐枕亚也病殁,临终前,他对胞兄天啸说:“余少年喜事涂抹,于文字上造孽因,应食此报。”
        可悲的是,为了爱情,她曾经费尽心机,抛家别亲,苦心经营,无所畏惧,而写在纸上的爱情,注定是会化为灰烬,她却没当初的胆识和勇气,毅然决然割舍掉这段爱情,也许她的心死了。于许多女人而言,爱情死了,生命便没有了意义。
        (摘自《散文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