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伊索寓言》:小故事中读大智慧
作者:
郝雅婷
分类:
作文素材
子类:
名作素材
名著导读
        《伊索寓言》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,是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,也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。《伊索寓言》中大多是动物故事,以动物为喻,教人处世的道理。除动物题材外,还有人、神、自然等题材的故事。故事言简意赅、平易近人,却寓意深刻、富含哲思。这些小故事脍炙人口、家喻户晓,是文学史上的重要财富,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,深刻影响了西方世界的伦理道德和政治思想。柏拉图、亚里士多德、莎士比亚等历代哲学家、文学家、思想家都十分推崇这部作品集。

作者简介
        伊索,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。他与克雷洛夫、拉•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。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,曾被转卖多次,但因知识渊博、聪颖过人,最后获得自由。自由后,伊索开始环游世界,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,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。

写作借鉴
        《伊索寓言》文字凝练,想象丰富,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。在表达上,《伊索寓言》充满了冷峭的幽默、精辟的议论、风趣的穿插及尖刻的隽语。在欧洲文学史上,它为寓言创作奠定了基础。世界各国文学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,也常引用《伊索寓言》的内容,或作为说理论证的比喻,或作为抨击讽刺的武器。这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,既可作为引子,引出我们想要谈的观点;也可作为论据来论证我们的观点,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读性。

【经典重温】
卖神像的人
        有人雕了赫耳墨斯神的木像,拿到市场上兜售。由于找不到买主,那人为招徕顾客,灵机一动,便大声吆喝起来,说他卖的神像能招财进宝。一个过路人听到了吆喝声,对他说道:“哈!我的朋友,这神像要是像你说的那样灵验,何不留着自个儿享用它给你的好处,偏偏要把它卖了呢?”卖神像的人回答说:“唉,我这么做也是迫于无奈。我需要的是马上到手的现钱,而神总是慢腾腾地给人带来财运。”

【点读】本则寓言适用于追逐私利之徒,此类人往往为神所弃。仔细想想,这卖神像的人虽然急功近利,但他的话是不是也有一点道理呢?“神总是慢腾腾地给人带来财运”,因为神呵护的正是平时修下缘分的人啊。这个修缘,不是简单地指信某个神而去敬拜、祷告,而是指你平时的修为和努力。有句话说得好:幸运女神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。若平时修下缘分,又何须临时抱佛脚?
【适用话题】求神与求己  信仰  快与慢

雅典的欠债人
        事情发生在雅典,有人欠了债,被债主召去催还债务,他却推脱手头拮据,要求延缓债期。债主不肯通融,欠债人便牵出仅有的一头大母猪,当着债主的面出售。有个买主走了过来,问那头母猪是否还会下崽。“哦,没错,它不光会下崽,”欠债人回答说,“而且下崽的本领非同小可。它在丰收女神节会下母崽,在护城女神节会下公崽。”
        买主听了惊诧不已。债主接着用嘲讽的语气说道:“换了我就不会那么大惊小怪了。嗨,一点也不含糊,这头母猪到了酒神节一准会生下小山羊哩。”
【点读】人处山穷水尽之境,于荒诞不经之事,亦不惜言之凿凿。绝境往往会成为检验一个人修为的试金石:有的人经霜历雪傲骨犹存,有的人扛不住便丢了做人的底线。
【适用话题】底线  原则  绝境  谎言

好事与坏事
        厄运带来的坏事见幸运带来的好事软弱可欺,就跟在后面紧追不舍。好事上天拜见宙斯,请教应该如何去和人类打交道。宙斯告诫他们,去见人类时只能分头前往,不宜结伴同行。结果可想而知,坏事近在咫尺,不断前来骚扰人类,而好事远在天涯,迟迟才能下来惠顾人类。
【点读】好与坏,其实正像祸与福,一方面是不可预测,另一方面是相依相伴。当我们怀着善念,运用智慧,坏事也许可以变成好事;当我们利令智昏,毫无准备,好事可能会离我们远去。所以说,好事与坏事是可以转化的。
【适用话题】运气  珍惜  警惕
新书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