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话瘦西湖
作者:
匿名
分类:
作文大全
子类:
同步作文
        我和奶奶先到五亭桥。我在桥上放眼远眺:东面水天一色、波光粼粼,仿佛一面狭长的银镜。几艘小船在如花般美丽的船娘悠闲的划动下,向五亭桥漂来。我隐隐约约听见远处传来清脆悦耳的扬州小调《拔根芦柴花》:……小小的郎儿呐,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了。金黄麦那个割下,秧啊来栽了。拔根的芦柴花花,洗好那个衣裳桑来采,洗衣那个哪怕啊黄昏那个后呀!采桑那个哪怕露水湿青苔……一只野鸭在船旁边调皮地游来游去,好像也同游人一样在欣赏令人遐想、心醉的轻松歌曲。好似说:“瞧瞧!这儿真是一个旅游胜地!”见此美景,我随口吟诵道:“扬州好,高跨五亭桥。面面清波涵月影,头头空洞过云桡,夜听玉人箫。”我想:月夜来到五亭桥赏月,月色应该更加迷人。
        “叮铃——叮铃”,桥上的铃铛随着一阵微风奏出了美妙的乐曲。我转过身来向西南方向望去:一座白塔高耸入云,宛如一个巨大的乳白色的瓷瓶,巍然屹立在湖边。“山雨过城头,雨晴云未散;忽见白塔尖,钻入青天半。”古人的诗形容得真实名副其实。
        白塔似一位技艺炉火纯青的酿酒师,在用清冽的湖水酿造百年老酒,见此情景游客不喝也会醉倒的。
        我们下了桥,向西面的熙春台走去。远远地就看到了古今闻名的二十四桥。洁白素雅,好似一位风姿绰约、娇羞含笑的妩媚女子。对身边的湖水情有独钟,脉脉含情。“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。”杜牧的千古名诗让人身临其境,我在心里点了个大大的——赞!
        扬州的梅雨时节多雨,也暑气蒸人。但我们仍然静心、醉心地游赏着人间天堂——瘦西湖。
        朋友们,如果你能来游瘦西湖,相信你一定也会点个——赞!
        评析
        本文的描写体现了小作者别具一格的匠心。文中多处将眼前的景点与诗的运用恰到好处,既有定点观察,又有移步换景,景物描写突出特点,又运用了拟人、比喻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想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。首尾呼应,使文章浑然一体。
        “叮铃——叮铃”,桥上的铃铛随着一阵微风奏出了美妙的乐曲。我转过身来向西南方向望去:一座白塔高耸入云,宛如一个巨大的乳白色的瓷瓶,巍然屹立在湖边。“山雨过城头,雨晴云未散;忽见白塔尖,钻入青天半。”古人的诗形容得真实名副其实。
        白塔似一位技艺炉火纯青的酿酒师,在用清冽的湖水酿造百年老酒,见此情景游客不喝也会醉倒的。
        我们下了桥,向西面的熙春台走去。远远地就看到了古今闻名的二十四桥。洁白素雅,好似一位风姿绰约、娇羞含笑的妩媚女子。对身边的湖水情有独钟,脉脉含情。“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。”杜牧的千古名诗让人身临其境,我在心里点了个大大的——赞!
        扬州的梅雨时节多雨,也暑气蒸人。但我们仍然静心、醉心地游赏着人间天堂——瘦西湖。
        朋友们,如果你能来游瘦西湖,相信你一定也会点个——赞!
        评析
        本文的描写体现了小作者别具一格的匠心。文中多处将眼前的景点与诗的运用恰到好处,既有定点观察,又有移步换景,景物描写突出特点,又运用了拟人、比喻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想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。首尾呼应,使文章浑然一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