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德群:聆听宇宙的天籁
作者:
严葭淇
分类:
作文素材
子类:
人物解读
  著名画家朱德群于3月26日晚间病逝于巴黎,享年94岁。朱德群因其抒情而充满诗意的抽象绘画,被法国现代绘画史家称许为“把东方艺术的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融会得最成功的画家”。  
  朱德群于1920年10月出生在安徽萧县一个医生世家,1935年在国立杭州艺专学习绘画。1955年,朱德群踏上巴黎,此后长期在法国生活和工作。在认真研究西方绘画的新思潮后,朱德群的画风更加奔放,并逐步走向抽象,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抽象艺术风格,在国际画坛赢得了声誉。1997年12月朱德群荣膺法兰西学院院士,成为法兰西学院200年来首位华裔院士和首位东方艺术家。  
  在上海大剧院的中央大厅,人们总会被朱德群那幅名为《复兴的气韵》的油画所吸引。这是朱德群献给上海大剧院建成5周年的贺礼。朱德群在海外度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游子生涯。面对日益腾飞的祖国,朱老先生表现出了“回家”的愿望。所以,当受邀为上海大剧院绘制这一巨幅抽象画时,他感到无比荣幸。  
  不久前故去的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苏利文曾问过朱德群创作时的感觉,朱德群答道:“看画和绘画,觉得在聆听宇宙的天籁。”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个“宇宙天籁”是什么?朱德群在院士加冕的演说中说:“我一直在追求将西方的传统色彩与西方抽象画中的自由形态,用中国的阴阳和合的精神组合成新的画种。在形而上方面,我在追求新的人文精神,将阳的宇宙和阴的人类描绘成共同进化的二元和合之体。”朱德群的绘画,正是用丹青挥洒出的“生态人文主义”。  
        摘自《华夏时报》2014.4.3
        素材解读
        朱德群是旅法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家群体中最后一位远去的大师,这位活在中国诗意里的抽象主义大师,旅居法国却时刻心系祖国,将中国的诗意与西方的哲理完美地融合在了他的作品里,大师虽走但其精神永在。
        适用话题
        大师  中西结合  人文精神  享受艺术与享受生命
新书推荐